当前位置:首页 >> 残友天地 >> 艺术人生
十年艰辛创业路——记残疾青年董海瑞的创业事迹
作者:内蒙古残联文章来源:本站原创发布时间:2017-4-28 18:17:24
董海瑞原本是一位身体健硕头脑灵活的实干型青年,经过十来年的打拼,即将在赤峰市的建筑行业崭露头角之际,却因2007年的一场车祸造成高位截瘫,从此以轮椅为伴。
那时伴随他倒下的不仅仅是强健的体魄,还有他那份苦心经营充满着生机的事业,家里的生活来源也随之消失了,为了治病,房子卖掉了,还欠下了许多外债,重重的压力压得他几乎透不过气来。可是无论怎样,生活还得继续,在家人及亲友的鼓励和支持下,他决定自食其力,再次创业,为家里减轻负担,改变生活现状。由于身体所限,不能亲自到外面考查市场需求,于是2008年在一位开洗衣店的亲属的建议下,在自己居住的小区里开了一家洗衣店。二次创业之初,尽管得到那位开洗衣店的亲属悉心真传的生意经,但还是由于小区内居民的消费习惯与消费水平等诸多原因所限,未能将洗衣店的生意做起来,收入除了交房租以外已所剩无已。
正在他犹豫还要不要另选地址,把洗衣店生意继续做下去之际,原来做建筑工程时结识的一位朋友来看望他,并建议他做出租电动吊篮的生意。由于出租电动吊篮属于建筑行业的生意,他想做起来一定会轻车熟路,于是果断关掉不盈利的洗衣店,在这位朋友的帮助下购置了两架电动吊篮,开始做起了出租电动吊篮生意。借助以前自己在建筑行业积累的一些人脉,生意很快打开了门路,两架吊篮供不应求,他就趁此又购置了一架,尽管身体吃不消,但他仍然坚持乘坐出租车经常穿梭于各个建筑工地之间联系业务。但是,机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维护保养,还有偶尔的维修,由于身体原因这些他自己都做不了,临时请人维修,一时间又找上头绪,耽误客户使用,如果长期雇用一个人做维修,一是会增加支出,二是生意可能会被抢走,在此两难的境遇中,他苦苦思索也未能找到恰当的解决方案。出租吊篮生意从前期的火爆逐渐的变得不温不火起来。他痛定思痛,总结经验:创业既要选择一个市场前景好的行业,还要适合自身条件去做。
2011年初,他原租房将要到期,准备从新租房的过程中,发现旅店行业存在着商机——这不正是既适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去经营打理,又有着一定市场空间的行业吗?同时还解决了自己租房的问题,可以说是一举两得。尽管身体不便,他仍是坚持着考察了赤峰市区内多个地段,综合分析,最终发现解放西街与宁南路交汇地段有一定的外来客流量,附近又没有一家旅馆,而且此地段的商厅还相对便宜,于是果断在宁兰花园的小区门口选择了一处合适的商厅,跟老板签订了租赁协议后,将商厅改建成一个一个的小隔间,放上床铺,安装上电脑、电视等设备,并在公共卫生间安装了淋浴等设施,与此同时,在工商、消防等部门办好了相关手续,这样,“朋禄旅馆”便在此处诞生了。面对多次选择后的结晶,他兢兢业业,像抚育自己的孩子一样,悉心打理着这家旅店,在严格遵守旅店行业经营管理制度的前提下,尽量为每一个顾客提供周到入微的服务。身体所限,正常人可以轻易做到的事由他做起来也是很困难的,比如一个简单的换床单这件事,正常人用几分钟时间就能完成,而他却需要多付出几倍的时间,但他仍做得一丝不苟,把床铺铺得整整齐齐,房间打扫得一尘不染,让每一位房客都找到一种回家的感觉。有许多好心的房客看到他行动不便也会主动帮他干一些活,使他感到非常的温暖——还是好人多啊。在他的用心经营周到服务下,依靠口口相传,许多房客都慕名而来到朋禄旅馆来住店,生意好起来了,收入增加了,2012年他又租下隔壁的一个商厅,将两个商厅打通,同样做了改建,把客房增加到十八间。同时还顾了钟点工,定时来帮他打扫房间,整理床铺,以更加高效的服务房客。
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,董海瑞都要守在旅店里随时准备为顾客办理开房、退房等登记和注销手续,久坐导致他患上了严重的褥疮,为了不影响生意,他一直默默的坚持着,采取保守的治疗方法。直到2016年,他才不得不去南京,进行了为期一个多月的治疗。如今他的褥疮已得到治愈,他又可以坐在店里微笑着面对每一位房客了。
董海瑞的创业事迹说明身体残疾了,精神意志却不能垮,要重新树起立生活的勇气,要在自救、自立、自强中,继续演绎自己灿烂的人生。